close

2006年3月25日大伙走到了木屐寮過夜,那天晚上吃完飯後看到下雨過後的夜晚,心想外頭應該有一場熱鬧的昆蟲派對才對,愛湊熱鬧的我們怎麼可能錯過呢!

大伙拿了幾隻手電筒便往外頭走去,果然不出我們所料,一場熱鬧的昆蟲派對正悄悄地進行著,走著走著突然聽到腳下傳來一聲『波』,仔細一瞧不會吧!我竟然不知不覺就殺生了,一隻來不及躲開的蝸牛就這樣硬生生的慘死在我的腳底下,原來不只我採到大伙腳下都傳來一聲聲的『波』『波波』,由於不想殺死太多無辜的蝸牛,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的走,因為太害怕,所以一路上都聽到大伙的尖叫聲,在那寂靜的夜晚派對裡有了我們的加入顯的熱鬧許多,說到蝸牛我才發現,這些慘死在我們腳底下的蝸牛比平常看到的還大隻耶!

原來他就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群原產於非洲的蝸牛,由於體型巨大,又被稱為「巨大非洲蝸牛」19世紀初在人為的傳播下,非洲大蝸牛從原產地非洲擴散至全世界,而臺灣也在食用目的下引進,現在全島都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雖然非洲大蝸牛是一群外來的訪客,卻一點都不受大家歡迎,因為巨大的牠們常會危害農田、苗圃與果樹,造成嚴重的農業損失,加上牠們繁殖率高、適應性強、擴散力快,用再多的方式也無法將牠們完全消滅,反而在入侵地喧賓奪主,與原生種蝸牛競爭食物、棲地與資源等,成為不折不扣的土霸王,近年來臺灣重新掀起吃「炒螺肉」的風潮,非洲大蝸牛的數量在人為的捕捉下,稍有暫緩的趨勢。

科名:非洲大蝸牛 (Giant African snail)
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生態習性:
  卵產於地下約3~5公分處,一次50~200粒卵,幼貝殼高只有5毫米,生長迅速,約一年可達性成熟,此時殼高約5公分,殼淡黃色有深褐色斑紋。產卵數與殼的大小成正比,第一年產約50粒,第四年產卵數可增加到約200粒。成蝸壽命長約3~5年,殼高可達10公分以上。
形態:
【卵】橢圓形,外被蛋白狀之黏液,將孵化時變為灰白色。
【幼蝸】剛孵化之幼蝸其外殼為半透明,淡灰白色,有3層螺層,殼形由於螺層增長而漸呈橢圓錐形。
【成蝸】蝸殼圓錐形,殼70~130x40~60公厘,螺層右旋,具有8~9層螺層。殼頂第1~3層為乳白色,第4~6層為淡黃色,夾雜有赤褐色或淡紫色斑紋,第7~9層為暗赤色,有赤褐色及淡紫色或黃白色之粗紋,第8或第9層螺層即靠近殼口之一層,其長度約佔殼長之2/3。體深褐色,混雜白色斑點,腹面灰白色,活動時其體伸出殼外約與其殼長相等。頭部前端有兩對觸角與口器,口器兩側之1對為前觸角,因其較短小又稱小觸角,頭部背面有1對較大之觸角稱為後觸角或大觸角,其末端具有黑色圓形小眼球,故又稱為眼觸角。兩對觸角伸縮自如,均可縮入肉體內。口器位於頭部先端之腹面,橫裂開口,其兩側有1對大側唇。大觸角的右方稍後處有個生殖孔,殼口內之右方下角有一肺孔,且門位於肺孔之內壁。

參考資料http://www.tari.gov.tw/techcd/%A8%E4%A5L/%A6%B3%AE`%B0%CA%AA%AB/%BD%BD%A4%FB%C2%B2%A4%B6.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f600604 的頭像
    pf600604

    pf600604的部落格

    pf6006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