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陣容浩大

走出大林車站時,個著票口遠遠就看到一大群身穿翠藍排汗衫戴著軍綠賞鳥帽的伙伴在大廳等候遲到的我和老石。

除了第一回合的原班人馬,這次加入了順子、布丁、狗狗、維尼、凱婷和酷加(就是傳說中鼎鼎有名的阿叔公),這一回合的徒步旅程暴增為12人,比第一次多了一倍人數的龐大隊伍和整齊裝扮,引來沿途不少路人的好奇眼光。

從中正路轉進明華路時,背後傳來打招呼的吆喝,一個年紀五十歲上下的阿叔,卡車帽下黝黑的臉上戴著一副厚重的黑框眼鏡,上半身穿著陸軍草綠服,下半身是看起來不像是第一天穿的七分短褲,腳踩藍白英雄拖。

十足古怪的浪人裝扮。阿叔洋溢的熱情和八月的艷陽不相上下,一直說:「加油!加油!愛加油!」邀他和我們一起拍照,他也爽快答應,還自動擺起超有特色的手勢和姿勢,接著留下地址,好讓我們把照片寄給他。










這段意外的插曲,讓我們都覺得是這段旅程一個好的開始,儘管陽光和六月一樣毒辣,腳下的步伐卻是無比的輕快而興奮,很好奇這三天兩夜裏又會有多少奇妙的際遇;徒步走路並沒有想像中的乏味無趣,留意身邊的事物,總能找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樂趣。

比如一個斜躺載路旁的充氣米其林巨人,我們也能和他玩起Give me five的遊戲。在省道旁木工廠下的樹蔭休息,順便對著工廠外的福木研究一番,這個季節的福木已經結起一顆顆看起來像柑橘的橙黃色果實,不過剝開來的腐臭味道就不像名字那麼討人喜歡了。










名稱這麼討喜的植物,果實的味道竟那麼不討人喜歡,難怪有人稱這這果實叫「瓦斯彈」。

福木的別名叫做「金錢樹」,老人家說因為福木的葉子像江戶時代日本流通的貨幣-小判,也就是我們常常看見店家櫃檯擺設的招財貓腳上抓的橢圓形金幣。

尤其每到春季長出褐黃色的嫩葉,形狀加上顏色看起來就像是長滿錢幣的一顆「金錢樹」,也許是覺得金錢樹太過俗氣,於是又取名為「福木」,延伸意義為代表著福氣和財運。

學校裡也常見到福木的蹤影,因為落葉少,對需要執行清掃工作的學生來說,也算的上是名符其實的福木了。

接著我們又在工廠旁的排水溝發現了烏龜的蹤影,弄的來往的車輛不知道這群人一直盯著排水溝看是怎麼一回事。巧合的是不久之後我們就跨過石龜溪,從嘉義縣境跨入雲林縣一個古稱「他里霧」的聚落,日治大正年間(1920101日 )更名為「斗南」,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稱的「斗南鎮」。












過去我從來不知道台灣有個名叫「石龜」的地方,直到幾年前的某一天搭夜班火車錯過下車站一路昏睡到石龜才醒過來,因為從來沒聽過有個石龜車站,在剛睡醒的恍神狀態之下,石龜車站昏暗的燈光和無人看守的月台站房,一度以為火車來到了一個奇怪的世界。

過了石龜約一個小時的時間,才接近斗南,在這裡一口氣看見了久違的7-11還有麥‧當‧勞!!由於那時已經是下午一點,每個人都在心裡掙扎著要不要向麥當勞投降。結果最後我們還是選擇走進7-11過過乾癮,然後進入斗南鎮覓食。

出門在外,尤其是旅行,當然得要享受在地的美食。老石的第六感













結果許小熊在7-11裡興奮過頭打翻了飲料,只好尷尬地向店員借拖把拖地。

我們其實還只能算是在斗南鎮的外環省道上,飢腸轆轆的一行人實在拿不定主意該從哪一條路彎進斗南鎮裡,況且也沒人曉得到了斗南該怎麼找到所謂的在地美食。就在我們要越過其中一個路口的時候,老石忽然心血來潮冒出一句:「從這裡轉彎應該有可能找到吃飯的地方。」

哪個路口不挑,就偏偏這條路讓他最有感覺。

於是我們毫無異議地依著老石的第六感轉了彎,街道的左右兩邊有些店家,不過比較多的是攤販,看起來像是個傳統市場外圍的市集。

忽然有個歐巴桑問我們:「啊你們是不是從大林走過來的!?」

「妳耐哉(妳怎麼知道)!?」歐巴桑這驚天一問讓我們都嚇了一大跳。

「啊我早上從大林過來做生意,就有看見你們在路上走啊!」原來歐巴桑一早從大林開著小貨車到斗南市場這裡賣水果,路上就注意到省道上這一大串藍色小精靈。

轉個彎而已,就這麼巧合遇見路上閃過身的人?

抱著姑且一問想法,問歐巴桑這附近有沒有可以推薦的在地小吃。

「米糕甲吧!斗南這裡最有名的就是米糕甲了,而且從這裡過去轉個彎就到了。」

又是一個聽都沒聽過的名字,基於歐巴桑的誠懇推薦,我們一致同意去找到米糕甲。

轉彎走進中正路,看見門口壓克力招牌寫著大大的「米糕/排骨湯」的店家,想想附近沒有其他人賣米糕,這唯一的米糕店招應該就是歐巴桑說的「米糕甲」了吧?染著一頭時髦紅棕色捲髮的阿嬤熱情地招呼我們,問我們從哪裡來要去哪裡?聽到我們從大林一路走到斗南這裡來以及徒步環島的計畫,阿嬤直說:「少年人真厲害真辛苦!!」










店裡賣的東西很簡單,除了米糕以外就是魚丸和排骨酥湯,或者就是魚丸加上排骨酥的綜合湯。

米糕甲的店名在店裡的牆上才看到,還特別加註是六十年的老店鋪,因為這個名字實在特別,就不免俗地問了阿嬤。

原來阿嬤是米糕甲的第二代,至於好好的米糕為什麼要多加一個「甲」字,阿嬤說是因為第一代的老闆「吳茂甲」,也就是她的公公,在地人都稱「阿甲伯」。

和許多傳奇老店一樣,民國34年時阿甲伯的米糕也是從推著攤車擺攤開始的,熟捻的老主顧只要說聲「一套」,阿甲伯就會端上騰騰的米糕和排骨酥湯。

選用產自西螺濁水長糯米的米糕米粒看起來晶瑩油亮,上面鋪上一層黑豬肉、香菇、蝦仁和紅油蔥酥炒成的肉燥;米糕混合肉滷的濃郁味道,糯米的口感軟Q而不乾澀,由於米糕算是口味較重的食物,因此通常會配上較清爽的魚丸或是排骨酥湯。事先油炸過的排骨將肉汁的鮮味緊緊包裹在裡頭,排骨酥的黃褐色澤把湯汁滲透成淡淡的琥珀色,為了消解排骨酥的油膩感,加入爽口的冬瓜,上桌前再灑上少許芹菜碎末;湯頭品嚐起來帶有甜鹹的滋味,偶爾入口的芹菜末讓湯汁別有一番綴點的清新口感。








賣了一甲子的米糕,今天的米糕甲已經從當初廟口擺攤的小販,變成今日在斗南享有盛名的經典特色小吃,米糕的滋味也從斗南這裡飄香到斗六甚至是桃園的龜山以及台北的新莊等地,目前經營的六家分店,全都是由第三代的吳家傳人接手經營。

阿嬤說這六十多年來,材料成本都翻了好幾番,但是公公阿甲伯曾說米糕甲的米糕要讓每個人都吃的起,賺的不必多,日子能過的下去就好,也因此米糕甲的價格始終維持在一個親民的價位,絕不輕易做調整,阿甲伯還強調,就算成本增加賣價不調漲,用料仍然要實在。

離開前,阿嬤又端上一碗魚丸說湯,說是這麼辛苦來到這裡不能光喝排骨酥湯,這碗招牌的魚丸湯非得嚐嚐不可,不收錢,阿嬤請你喝!!

旗魚肉做成的魚丸沒有魚丸常見的腥味,口感爽脆又有彈性,湯頭比排骨酥湯更加清淡可口,沒忘記少放的芹菜末,仍然扮演了畫龍點睛的角色。許多饕客間口耳相傳的經典美食,雖然品項各不相同,然而大多都有個共通的特點,就是和米糕甲一樣,可以選擇的不多,口味卻道地的讓人難忘,這也不禁讓我想起「京劇啟示錄」裡,李國修的一段台詞:「人一輩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





那是李國修的父親留給他最重要的一段話。

正因為選擇不多,更有必要把這已經不多的選擇給做到好做到極致,然後成為經典。

從第一代的阿甲伯傳承到開枝散葉的第三代,米糕甲牆上的菜單選項也就是簡單不過的這幾樣。

但我相信,愈是簡單愈是不容易。

許許多多從這裡到異地生活打拼的遊子,最最思念的總是故鄉這幾樣簡單的滋味。年輕人畢竟是年輕人,走出米糕甲店門還不到50公尺 ,就又餓虎撲羊似的跑進另一條街的冰店裡,難怪剛才在米糕甲那裡吃的那麼保守,一點都不像平常的戰力水準,原來等的就是這一刻。

 我在店裡拿出地圖再次確定下午的路線,捨台一線走省一丁進入斗六,隔天再沿台三線跨過濁水溪進入彰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f600604 的頭像
    pf600604

    pf600604的部落格

    pf6006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